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昨天上午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。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,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并巡覽大橋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儀式并致辭。 港珠澳大橋通車,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大大縮短了粵港澳三地的通勤時間。此前,珠海、澳門同香港間的車程需要3小時,大橋通車后,時間縮短至45分鐘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“以人為本,安全第一,優化管理”的管理理念,是一切生產企業應遵循的不二法則,大到國家級工程港珠澳大橋,小到一架鋼梯的生產都不能例外,管理跟上了,才能安全生產,才能生產出精品。雖然我國樓梯行業發展歷史悠久,但形成產業化規模時日尚短,在行業管理、產品標準方面還欠火候。目前我國樓梯行業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,下面就和七彩龍鐵藝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樓梯行業發展現狀及問題。
行業規范缺失,市場秩序混亂
樓梯行業歷史悠久,但形成產業規模還只有兩、三年的時間,同產業的發展速度相比,樓梯產品的標準、樓梯行業的管理相對滯后。目前,與樓梯行業有關的產品標準只有一份《建筑工業住宅樓梯、欄桿、扶手行業標準》,該標準比較簡單、含糊,沒有涉及到整體(成品、成套、組裝式)工程樓梯產品及配件等行業核心問題。同時,由于樓梯企業區域分散,企業間缺乏必要的交流、溝通,企業往往自行其事、自由發展;另外,樓梯產業規模小,還未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,沒有成立相應的協會或商會來進行行業管理工作,整個市場基本處于無序競爭階段。行業規范的修訂及市場秩序的維護,對鋼結構樓梯行業的長期繁榮穩定,打造最美中國樓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。
品種多規格雜,產業化程度低
一方面,中國消費市場具有很強的個性化、時尚化特點,樓梯品種多,規格雜,以材質分有實木樓梯、鋼木樓梯、金屬、玻璃樓梯(踏步)、石材樓梯等等,同石材、玻璃、金屬等材質相比,木材自然環保、視覺舒適、觸感柔和、尊貴典雅且更富親和力,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,因此,實木、鋼木類樓梯發展速度較快,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國內市場份額;另一方面,樓梯企業規模小,機械化程度低下。從整個行業來看,樓梯行業產業化程度還很低,雖然近年來一批行業知名企業在產品標準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,但整體樓梯的概念在行業內還未完全推廣開來。 行業標注化、產業化的形成,無異于為鋼構樓梯行業的騰飛注入一劑強心針。
企業規模小,產業聚集分散
據不完全統計,全國樓梯生產企業數量約在1000-1200家左右,行業規模較小。樓梯企業廣泛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周邊。同地板之類建材行業相比,樓梯行業尚未形成明顯的區域產業集聚,較為分散,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北京等地相對集中一些。從目前掌握的企業情況看,中國樓梯企業規模普遍不大,行業內作坊式小型企業比例超過百分之八十。雖然也涌現出一批行業知名企業,積累了一定的企業規模,但同其他行業相比,產值明顯偏低,國內最大的樓梯企業,2017年樓梯項目年產值也不夠億元級別。在七彩龍看來,鋼結構樓梯行業最根本的關鍵還在于管理和營銷兩個方面,管理包括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、流程和制度,堅持管理創新,以制度約束人,以機制激勵人;完善計劃管理、績效管理與企業文化。營銷包括發現和擴大市場;保護現有市場份額;進一步擴大現有市場份額。